首页 热点 资讯 行业 财经 国内 商业 生活 快讯 法律

散文丨草市古镇赶分社 世界观热点

贸易 来源:湖南日报      时间:2023-04-23 22:06:02

李慧星

一场夜雨,洗落了天空漫天尘沙。晨曦微露,空气中夹杂着油菜花的芬芳,忍不住让人深深地猛吸两口,空气沁人心脾,顿觉心旷神怡。癸卯春分,受老友的邀请,相约几位好友,去衡东草市赶“分社”。


【资料图】

沿着衡炎高速公路急驰,来到高湖镇域的观景台前,汽车缓缓地停了下来。一行人站在观景台上,极目远望,远处山影如黛,洣水就像一条镶满翡翠的玉带蜿蜒山间。公路两旁的山头,早已穿上春装,苍翠欲滴。山坡上,偶尔间杂着丛丛白色的花,就像在一块巨大的绿色挂毯上,绣上了一朵朵鲜花,与田间早开的黄色油菜花,形成十分鲜明的对比。田里的油菜花黄得靓丽,山坡的树木吐绿,衡东的春天真美啊!

当年设计衡炎高速公路时,省公路设计院专家就驻扎在衡东。他们看到衡东的自然条件非常好,按照高等级景观高速公路设计,衡东境内的路段很少采用挖土填方施工,而是采取高架、隧道通过的方法,极大地保护了衡东段原有的山形水系和自然景观,这个观景台就是特地设计的。

高速公路在草市段跨洣水需要建桥时,考虑到洣水两岸百姓千百年来都是舟楫过河,生产生活极不方便,我适时提出:“把高速桥梁两边的人行过道设计在一边,再增加几米宽,为老百姓建一座地方通行的桥梁。”得到交通部和省交通厅主要领导的支持,设计院多次修改设计方案,终于建成当时湖南第一座高速和地方通用的最长桥梁。

下了高速,来到草市镇上,G先生热心地介绍草市名称的由来:草市镇地处洣水、永乐江汇合处,东与攸县接壤,南与安仁毗连,是洣水流域重镇,历史相当悠久。明清两个朝代都曾设巡检司,因巡检司门前有一块练兵的草坪而名草司,咸丰年间更名草市。

衡东的文化人和民俗学家大都倾向于这一说法。出自草市的诗人张沐兴,则提供了《钦定四库全书》的记录:“草市镇在(衡山)县东与攸县接界有巡检司。”成书于乾隆年间的《四库全书》,是收集以前的类书总汇而成,此条记录来自康熙年间《湖广通志·卷十四》,这就把草市镇的说法往前推进了两百年。张沐兴又称,目前关于衡山草市的最早记载,官方资料是《明弘治衡山县志》,民间资料《龙塘陈氏族谱》记载元朝时有衡山草市。

突然有一天,在浏览高三教育网时,屏幕上跳出一个题目《古代草市出现的意义及其形式特征》,还有某省高一期中考试题目《什么时候的中国出现民间集市(草市)?》,遂引起我的穷根究底的兴趣。

据《(历史)必修二:“草市”出现时间的质疑》一文考证,“草市”一词,早在南北朝时已出现,唐时已比较普遍,宋时空前繁荣,到处有草市。《南齐书》卷十九《五行志》载:“建武四年(497年),王宴出到草市,马惊走。”苏轼《乞罢宿州修城状》:“(居民)散在城外,谓之草市者众。”《中国经济史研究》1989年第4期载:“草市魏晋已形成,与官市相对称‘草市’。”《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》1992年第2期称“唐代盛行草市”,是墟市类,不是常设市场,大都是临时性的草棚等简陋设施。中国大部分以“草市”命名的地方,都是部分传统集市,大多处于水运交通的津渡,或季节性产出量较大的农产品集中地,如茶市、橘市、蚕市、药市等等。

1998年,在印度尼西亚勿里洞岛海域一块黑色大礁岩附近,当地渔民在下海作业打捞海参的时候,发现了一艘沉船,也就是“黑石号”,出水长沙窑瓷器中,有一件在碗心写有“湖南道草市石渚盂子有明樊家记”墨书的褐彩装饰瓷碗。湖南学者认为,此处“湖南道”是湖南作为一级行政区划,第一次出现在中国历史中的最早物证,是湖南作为一个相对稳定的行政区划之始,因此意义重大。“草市石渚”则告诉我们,今天的长沙窑在唐代是以“草市石渚”之名为世人所知,早在826年前,石渚就已成为集生产与销售为一体、产销两旺的陶瓷集市。

长沙窑作为一处规模庞大的陶瓷草市,是中晚唐湘江流域商贸繁荣罕见的历史见证。而“草市石渚”到底在哪里,还需要做进一步考证,却是地方“草市”命名的最好实物例证。

本人写出上述一段话,无意证明衡东草市名字的由来,或更改巡检司草坪之说,只是游览草市自然风景、感受草市历史文化时,多了解一下草市的趣闻,增添一点谈资而已。

站在灵山(元代以前叫麟山,明代始叫灵山)俯瞰草市,只见草市古街依山傍水而建,两江交汇襟带而过。绿水青山,古镇含烟,土地平旷,屋舍俨然,整个古镇建筑呈四方形。有人说,草市古镇像一颗巨大的印章,四方通达的街巷和一栋栋民居,就像印面一样条块分明,间隔有序。我看则更像一个巨大的围棋盘,那一幢幢粉墙黛瓦的屋舍,颇似一颗颗星落棋布的棋子,落子有序,颗颗相连,古人建市布城的智慧可窥一斑。

草市古镇素有“湘南芙蓉镇”之美称。青石板老街两边,都是上百年粉墙黛瓦,条石门框,青砖老屋。顺着地势,鳞次栉比,错落有致。倘若细心观察,青石板路上,或许还能找到当年官道马蹄踏出的印痕,还有临街铺面窗前售货的高台。这是方便骑马之人,不用下马就能挑选货物、支付银两而设计的。

草市境内最有名当属“春风分社”,而我们正是冲着“春分”这一天,去实地感受小镇“清明上河”壮举的。

草市古镇是三泾合流之地,据衡东、攸县、安仁三县的中心,又兼有古渡水运码头的优势,自然成了人流、物流、商品集散地。赶“分社”即春分赶集的意思。明清时期,老百姓为了依时做好农具、耕牛、种子的准备,在春分时节自发来墟场交易。草市及附近各乡镇村民,远至周边衡山、攸县、安仁、茶陵,乃至江西等地,都有客商和顾客或乘船或陆路,带着自己的土产蜂拥而至。

没有亲临草市赶“分社”现场,是感受不到现场震撼的,蔚为壮观的是人气旺盛。每逢分社,草市街头、戏坪乃至山坡上的空坪隙地,都被临时搭建的摊位、帐篷所占据,感悟成语“人山人海”“摩肩接踵”“络绎不绝”“望其项背”是什么意思。难怪有人调侃:大人带着小孩来赶“分社”,小孩绝对不能用手牵着就行,一定要用绳子一头扎着大人的手,一头系着小孩的手,这样才不会挤散走失。

一连三日,人声鼎沸。其物产之丰富,可谓叹为观止。交易产品主要有农具、耕牛、饮食、服装、竹木器、中药材等,种类繁多,应有尽有。俗话讲:“没有买不到,只有想不到。”陪同的当地老人说:“你只要想到购买一件什么物品,在草市‘分社’现场,一定可以满足你。”

随行的史先生是个中医,说要找一味“伏龙肝”中药材。来到卖药材的区域,刚问了几家,就在一个摊贩前找到了。一老者从摊位地下拖出一个褐色的布袋,打开口袋,露出一小袋褐色的土块。

“对!对!这才是真正的灶心土!”史先生高兴地说道。

“我这个‘伏龙肝’是在一个有几十年老房子的老灶里取出来的。”老者说:“现在的‘伏龙肝’都是窑封泥和办酒席临时灶土,没有什么药用价值。”

史先生又问:“您老能不能帮我找到真正的‘人中白’?”

卖药老人说:“家里只有一点点,量大的话,偏僻山冲里或许能找到一点。”

史先生高兴地笑着说:“这才是草市赶‘分社’的魅力所在。”

这时,我脑海里立刻闪现一个场景:印度尼西亚勿里洞岛海域发现的“黑石号”装满瓷器的沉船,瓷碗上写有“湖南道草市石诸盂子有名樊家记”名号,这个“草市”莫不就是我脚下的草市?“黑石号”或许就是从衡东草市沿洣水进湘江出洞庭,漂洋过海,行走在海上丝绸之路上的。

站在草市古街的青石板路上,回望老街还算基本维持原貌,我顿时感慨万千。20年前,本人主政衡东县时,极力倡导保护草市、吴集两座古镇和其他古村落。发现有人在街上拆老房盖新房时,我曾语重心长地告诫两镇书记、镇长:老街我们无力恢复古貌,但一定要保持现状,这是一段历史文化的见证。如果古镇毁在我们这代人手里,我们就会成为历史的罪人——信然!

(载于2023年4月23日《衡阳日报》回雁副刊头条)

李慧星,祁东县步云桥人。曾任衡阳市政协常务副主席,衡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。中国散文学会会员,中国博物馆学会会员。作品入选《船到衡阳柳色深——中国散文学会衡阳会员优秀作品选》《茅洞桥记》等散文选本,有专著《衡山窑》。

标签:

新闻速递

精彩放送